近年来,随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国产BIM(建筑信息建模)软件的发展愈显重要。2024年10月,中国勘察设计杂志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数字住建”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首次强调了深化自主可控BIM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面对我国建筑规划设计行业长期依赖国外软件所带来的高成本、技术上的支持不足、与国内规范融合性差以及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推动BIM软件的国产化成为了刻不容缓的战略举措。
在国际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尤其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今天,加快国产BIM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对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此,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北院”)积极做出响应国家政策,逐步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广国产BIM软件的三维正向协同设计实践。以铜川新龙城幼儿园项目为例,该项目建筑面积3253平方米,充足表现了国产BIM软件在设计流程中的创新价值。
中建西北院自2006年起便开始探索BIM设计及相关软件技术,至今已完成多项有代表性的BIM应用,建立了三维正向协同设计体系。目前,该院的“十四五”数字化转型目标中,已形成系统的三维设计配套体系,明确了各个设计阶段的任务、流程及相关责任。
在具体实施中,设计团队借助国产数维软件,搭建起项目协同设计标准化框架。通过基于软件平台的云端协同,各专业设计师可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协作,实时共享与更新最新的设计变更信息。这极大地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沟通成本,并提升了设计质量。协同设计环境的建立,使得各个专业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完成基础模型的提资与三维设计,大幅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铜川新龙城幼儿园项目的设计过程还充足表现了管线综合应用的优势。团队利用平台集成的管综碰撞检查功能来进行多维碰撞检测,确保设计成果不仅符合规范,还能有效满足施工要求。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中建西北院探索出了国内BIM软件在三维正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模式。
此外,该项目在建筑性能化分析、立面门窗设计优化等方面的探索,依赖于数维模型与性能分析软件的深度结合。通过gbxml格式文件的导入与分析,该团队成功实现了自然采光与通风的优化,提高了建筑的节能与环保水平。
对于设计创新,数维软件中的FalconV渲染器也同样展现出了巨大潜力。设计师通过对幼儿园模型的材质效果处理,利用AI出图模块,通过输入关键字及参考图,实现了更多的设计创意,扩大了设计表达的可能性。这种工具的使用,引导设计师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基于此次项目实践,中建西北院总结了国产BIM软件的几大业务优势:一是实现多专业线上三维协同设计的能力,迅速提升工作效率;二是建模和协同功能贴合国内设计师的使用习惯,操作流畅;三是提供二三维联审的新颖模式,帮助设计流程更高效;四是自主研发的生态体系布局广泛,能无缝传递至造价端。
尽管国产BIM软件技术逐渐成熟,但在与国外成熟软件的对比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未见严密的质量管理模式和高阶建模应用的支持范围有限。中建西北院呼吁,设计企业应充分的发挥自身业务优势,持续关注并辅助国产软件的快速完善。
未来,中建西北院将继续基于自身成熟的三维正向协同设计体系,建立独特的国产化体系,为行业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国产BIM软件的推广与应用,不仅是国家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要求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坚定信念。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建筑与科技的结合将推动更多的可能性,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